考试公告: 山西 | 山东 | 北京 | 浙江 | 辽宁 | 江苏 | 河北 | 广东
免费刷题: 添加老吴教考王老师微信号(13234415932), 老吴教师考试公众号(lwgkjk)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年12月8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全文公布,决定将2018年作为( ),并在全国范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A.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
B.脱贫攻坚作风总结年
C.脱贫攻坚作风完善年
D.脱贫攻坚作风转移年
2.中国和法国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CFOSAT)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由长征运载火箭在( )发射。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韩国
3.甲路过G市的A河畔,发现一块漂亮的小石头,于是捡起带回家中赏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石头是无主物,甲可以先占取该石头的所有权
B.该石头归国家所有,甲侵犯了国家对石头的所有权
C.该石头归A河流管理机关所有
D.该石头属于G市市民所有
4.陈某喝醉酒后强奸邻居王某致使王某死亡,但陈某以为王某只是昏迷,惧怕王某醒来会报案,遂用水果刀捅王某的心脏,陈某的行为构成( )。
A.强奸罪一罪
B.侮辱尸体罪一罪
C.故意杀人罪一罪
D.故意杀人罪与强奸罪数罪
5.教学活动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反省思维活动或反省经验,学者杜威将探究的反省思维活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 )。
A.通过观察、搜集事实,提出问题的假设
B.提出问题,使情境中的困难和行为障碍更加明确起来
C.处于令人不安和困惑的情况,检查自己的目的与困难
D.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
6.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生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即强调教育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 )。
A.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B.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C.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
D.文化影响教育者的观念
7.张老师布置作业都会布置难度不同的三种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来完成,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原则。
A.巩固性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直观性
8.某学校组织学生去学农基地体验农耕,小黑经历辛勤的农业耕作后,更加珍惜坐在课室学习的宝贵机会,在学业上更加刻苦。根据日本教育社会学家柴野昌山的分类,学农的经历对于小黑的教育功能属于( )
A.正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隐性功能
D.负向显性功能
9.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里所提到的影响人的发展要素有( )。
①遗传 ②教育 ③环境 ④个体能动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0.小刚认为每个学生都应该为自己的学业负责,小刚相信如果课程不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学习者就不可能掌握这些课程的知识,因此学校应该将所有课程的选择权移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学习而非由学校为学生安排固定课程。小刚设想的这种课程体系的缺点在于( )。
A.忽视学生的情感反应
B.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C.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
D.缺乏系统知识的传授
11.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其中,()是经典性条件作用,其过程是:刺激一强化一反应。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讲话的声调和手势动作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选择性知觉。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此时学生处于学习的( )。
A.动机阶段
B.领会阶段
C.反馈阶段
D.概括阶段
13.( )认为,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本能,心理发展受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
A.皮亚杰 B .维果茨基
C.马斯洛
D.斯金纳
14.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对群体的成员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压迫力,叫群体压力。在群体压力下有可能出现从众与反从众的现象,下列不属于反从众现象的是( )。
A.遵守群体规范
B.削弱群体凝聚力
C.导致群体涣散
D.使群体集思广益
15.假设有A、B、C三支枪,对准靶面中心固定位置后各射9次,所得结果如下:A枪弹着点十分分散:B枪弹着点虽然比较集中但偏离靶心:C枪弹着点全部集中在靶心。这体现了( )。
A.准确性与一致性的关系
B.正确性与错误性的关系
C.准确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D.正确性与一致性的关系
16.某学生在与他人谈话时缺乏自信,于是老师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增强他的自信心,这属于( )。
A.肯定性训练
B.来访者中心疗法
C.系统脱敏
D.示范法
17.在期末考试中,小李考得很不理想,他认为这是由于自己学习能力不足造成的。小李的这种归因属于( )。
A.不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的
B.稳定的、外在的、可控的
C.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的
D.不稳定的、外在的、可控的
18.在数学课上,老师先讲了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提出圆是轴对称图形。这种学习是(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9.陈老师常在考试结束后对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不仅激励了优秀的学生继续努力也激励了其他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因为其他学生受到了( )。
A.外部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自我强化
20.小高喜欢在误堂上发出怪声来扰乱课堂秩序,班主任得知小高对模型感兴趣,便告诉小高,只要他能在一整节课都不发出怪声,就给他奖励一个小红星,当攒够15个小红星时,便让他参加模型展,班主任采用的行为疗法是( )。
A.隔离法
B.代币法
C.示范法
D.自我控制法
21.小龙学习掌握了等差函数的概念,接着学习等比函数这一概念时就显得轻松多了。这种学习方式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
A.具体迁移
B.一般迁移
C.垂直迁移
D.横向迁移
22.目前有极少数教师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存在着以教谋私向学生家长索取财物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教师的形象,社会舆论反映十分强烈。这部分教师违反了( )的职业道德。
A.实事求是
B.严谨治学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23.(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品质,它既是教师
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力的品质。
A.教师素养
B.教学理念
C.教师德性
D.教学姿态
24.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实现“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 )这个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A.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B.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C.教育的结构性改革
D.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
25.根据我国法律,定义犯罪集团须具备的条件有( )。
A.主体为两人以上
B.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
C.犯罪活动具有组织性
D.犯罪成员具有稳定性
2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可见,我国高等教育还将继续增长,但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并( )。
A.明确学校定位并办出特色
B.大力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
C.培养学生的践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D.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评估不同类型的学校
27.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下列属于实践锻炼法的方式的有( )。
A.执行制度
B.教师示范
C.环境陶冶
D.组织活动
28.某教师在课堂针对上一堂课所教授的知识内容提问学生,该教师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批评并要求罚抄练习题。该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评价方式并不科学,因为他在教学评价设计中忽视了考虑学生的( )。
A.认知方面的成就
B.个体思维方式
C.情感、态度
D.世界观
29.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以下教师的做法不太恰当的有()。
A.李老师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不敷衍塞责
B.张老师教书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做得还不太好
C.谢老师为人正派,廉洁奉公,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偶尔有些学生课业不好也会帮忙辅导学生功课,做有偿家教
D.赵老师课上得很好,学生很喜欢她,她也经常督促学生进行学习,但由于工作与家庭事务繁忙,自身很久没学习,也不重视自身的学习
30.桑代克是第一个系统地论述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学者,并提出了联结学习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该理论中关于学习的主律的有( )。
A.效果律
B.联想转移律
C.准备率
D.经典性条件反射规律
31.学校为了激励学生能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全年级前二十名的学生发放奖学金,并对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进行全校通报表扬。下列对于该学校做法认识正确的有( )。
A.该做法有利于维持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
B.该做法能够提升全校学生的课业成绩
C.该做法会使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没有成就感
D.该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在刚开始学习负数的时候,部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接受“1-2=-1”这一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完全接受这一知识,教师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帮助学生实现概念的转变。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有( )。
A.学生的形式推理能力
B.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C.学生的先前知识经验
D.学生的性别
33.某同学因对牛顿第三定律很感兴趣,一心专研物理这门课程,这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普遍型学习动机
D.偏重型学习动机
34.下列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做法有( )。
A.某教师通过电子邮件把含凶杀内容的电影发给其学生
B.某商场给未成年人出售战争题材的影碟
C.陈某诱导未成年人参与赌博
D.售报亭向未成年人出售有暴力内容的书籍
三、判断题
35.教学与智育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36.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也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的根本标准。( )
37.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38.个案研究对象易选择,又可以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且不会影响展开研究,尤其是对成绩低的学生、行为不良的学生、学习优秀学生的研究,个案研究方法有非常大的价值。( )
39.地理老师给学生布置的思考题作业为“了解全球水资源短缺”,从问题结构完整性来划分,该类问题属于结构良好的问题。( )
40.抽象水平高的教师往往更能在教学中灵活应变,较少专制和惩罚。( )
41.在生活中,衣服好像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有人会想到它可用于扑火,这体现了功能固着的影响。( )
42.消退是一种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43.教师收受家长的礼物,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要求。( )
44.学校事故导致学生损害事实,不论学校的行为是否违法,学校都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
四、简答题
45.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46.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
47.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之一。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树立目标时需注意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题
48.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自身思考,谈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案例分析题
49.案例某次班会课上班主任刘老师策划了一次民主测评会要求大家不记名投票。选出三名差生,除了两名同学最近因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差生”之外,11岁的肖亮因为被同学列举出了12条罪状,成为了第三名“差生”班会结束后,班主任刘老师召集三名“差生”,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下周一交。肖亮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下了检讨,并交给妈妈签字,这时肖亮的妈妈才知道孩子最近情绪低落,一直逃避上学的原因。她随即询问班主任刘老师,刘老师说,“你的孩子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是大家公认的‘差生’。”但当肖亮妈妈质疑这种做法会挫伤孩子的自尊时老师却回答,“孩子的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孩子好”。
虽然肖亮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守课堂纪律,经常旷课迟到,但他在音乐老师冯老师的眼里却是一个十足的“才子”。肖亮热爱音乐,尤其喜欢吉他,极有天赋。常常参加学校各种文艺表演,还代表学校参赛并屡获佳绩。
根据上述案例,结合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德育教育的有关知识,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2)假如你是班主任刘老师,你会如何对待肖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