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您的当前位置: 教师招聘网 > 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推荐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

05-21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李湘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靠运...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

05-20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覆盖...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

05-19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解析】(1)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必修课程及其特征。

05-15

必修课程及其特征。【解析】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力而开发的...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05-14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解析】(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

05-13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解析】(1)爆发性和冲动性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05-12

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杜威继承和弘扬卢梭的自

05-11

杜威继承和弘扬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地批判了旧教育的理念与做法,并在教育界首次将其称之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05-09

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05-08

负强化等同于惩罚。【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负强化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是给予一个厌恶刺激或...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学记》指出:“独学

05-07

《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A.谈话...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

04-30

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的兴趣小组...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

04-29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是( )。A.京师大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C. 京师同文馆D.南洋公学【答案】C【解析...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04-28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C. 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答案】A【解析】组织和培养...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

04-27

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徐特立C. 杨贤江D.蔡元培【答案】D【解析】蔡元培的美育思...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

04-26

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我们常用“孟母三迁”

04-23

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哪种因素的教育意义?( )A.遗传B.环境C. 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B【解析】环境...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

04-22

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A.人格B.性格C. 能力D.气质【答案】D【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04-21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教育...

​2011下半年中学教资《科目二》试题:1958年我国曾提出

04-20

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教师资格证所有栏目
教师招聘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领资料
Copyright © 2019-2020 山西鸿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老吴公考山西总校:山西太原小店区坞城路52号学府壹号
公职考试学习顾问:15313112710(微电同号)
晋ICP备1901310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