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您的当前位置: 教师招聘网 > 教师资格证 > 历年真题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发布:老吴公考 时间:2019-12-25

加督学老师微信,免费领取教师考试资料,免费进群刷题!

考试公告: 山西 | 山东 | 北京 | 浙江 | 辽宁 | 江苏 | 河北 | 广东

历年真题: 教师资格证 | 教师入编 | 特岗教师

时政热点: 每日热点 | 每周时政 | 每月汇总

免费刷题: 添加老吴教考王老师微信号(13234415932), 老吴教师考试公众号(lwgkjk)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2.右图中教师行为体现的是(  )。

1-191221160015609.png 

A.评价主体多元化 B.评价标准单一化

C.评价方法复杂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3.班主任方老师刚要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两个字,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课后再处理


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的荷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是(  )。

A.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D.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表述。下列选顶中不正确的是

(  )。

A.有长期发展规划

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备、设施等


6.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替代考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  )。

A.停止参加高考3年 B.停止参加高考4年

C.停止参加高考5年 D.停止参加高考6年


7.教师王某因为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被判一年有期徒刑,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以继续执教

B.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

C.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需重新注册确认

D.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在原学校执教


8.小学生李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学,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主体应为(  )。

A.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B.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C.其父母工作地人民政府 D.以上三者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指(  )。

A.未满12周岁的公民 B.未满14周岁的公民

C.未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

A.偷窃、故意破坏财物 B.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C.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D.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11.小学生王某在课间玩耍时,故意将同学赵某推倒在地,致其左腕骨折。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的规定,应对赵某所受伤害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  )。

A.王某的监护人  B.学校

C.王某的班主任  D.王某


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行使解释宪法职权的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李老师在班级设立了“生日祝福墙“,每当有学生过生日时,同学们纷纷在祝福墙上留下祝福的话语,还相互赠送自制小卡片。李老师的做法(  )。

A.不恰当。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B.不恰当。会助长物质攀比之风

C.恰当。能够让学生感受班级温暖 D.恰当。能够让学生提高消费意识


14.小刚自习课与同学说话,被学校扣了分。班主任王老师把小刚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顿。小刚解释说:“老师,今天主要是因为……”王老师更生气了:“每次你都有理由。按班规,再这样叫你家长来!”王老师的做法(  )。

A.恰当。制定了班规就应该严格执行

B.恰当。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就要批评

C.不恰当。应该听小刚解释清楚再处理

D.不恰当。应该杀一儆百在教室里处理


15.学校安排优秀教师刘老师和新入职的邓老师“师徒结对”。刘老师悉心指导,邓老师也总是主动向刘老师请教,经常观摩刘老师上课,并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上都尽量模仿刘老师,但教学效果并不佳。其原因是(  )。

A.邓老师缺乏自我反思 B.邓老师没有得到专业引领

C.刘老师指导有所保留 D.刘老师的教学示范性不强


16.有段时间,班里几名女生因为传话走样产生误会,关系紧张,对此,付老师设计了“复制不走样”的游戏。游戏结束后,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虽然是同一句话,但经过五个人的传话后,我听到的已完全变样了。原来传话会引起这么多误解。”下列关于付老师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付老师注重教书育人 B.付老师注重方法创新

C.付老师注重严慈相济 D.付老师注重循循善诱


17.2016年8月16日凌晨,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该卫星以我国古代一位先贤命名,以纪念他对自然科学做出的贡献,这位先贤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荀子


18.人体中含有5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占体重0.01%以上的元素被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占体重0.01%以下的元素被称为微量元素。下列元素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  )。

A.钾 B.钙 C.钠 D.碳


19.全球大部分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运进行的。人们为了缩短航程,在19世纪到20世纪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基尔运河、苏伊土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其中,苏伊士运河连接的是(  )。

A.地中海与红海  B.太平洋与加勒比海

C.北海与波罗的海 D.印度洋与南中国海


2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历史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事件发生的朝代是(  )。

A.秦 B.汉 C.隋 D.唐


21.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与人类使用生产工具分不开的,考古学根据人类所使用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些历史时期的是(  )。

A.石器时代 B.陶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22.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把现实与幻想巧妙结合起来,在科学知识基础上大胆地设想和预言未来,具有典型的“预言性”。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凡尔纳的是(  )。

A.《基地》 B.《神秘岛》 C.《地心游记》 D.《海底两万里》


23.《红楼梦》塑造了数百名人物形象,尤以女性形象最为出色,金陵十二钗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下列剪纸作品中,人物形象为林黛玉的是(  )。

1-191221160142458.png


24.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下列选项中,被誉为“交响曲之父”的作曲家是(  )。

A.巴赫 B.莫扎特 C.海顿 D.贝多芬


25.亭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周围开敞的小型建筑,常设在园林中或风景名胜处,供人们观览和休息。下列中国名亭中,得名于杜牧《山行》诗句的是(  )。

A.醉翁亭 B.陶然亭 C.爱晚亭 D.沧浪亭


26.在Word中如果进行了多次剪切或复制,此时点击“粘贴”按钮,光标所在处插入的内容是(  )。

A.第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B.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C.无任何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D.所有被剪切或复制过的内容


27.制作课件时如需插入背景音乐,下列选项中,应该选择的素材文件是(  )。

A.汉宫秋月.wav B.夕阳箫鼓.gif C.平沙落雁.xls D.梅花三弄.jpg


28.下列选项中,与“中国人——中国工人”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教授——助教 B.军人——军医 C.农民——公民 D.法官——警察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将选项中的数字填入“11、16、29、47、(  )、127”空缺处,符合该组数字排列规律的是(  )。

A.75 B.76 C.77 D.78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刘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交流发言。

我班上有一个让各科老师都很头疼的小男孩,叫小安。他经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有时还会说上几句“俏皮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的作业字迹潦草,龙飞凤舞……

经过观察,我发现小安虽然调皮捣蛋,但他特别喜欢绘画,我就经常和他交流绘画心得,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有一天,小安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我是一个坏孩子,成绩不好,又不听话,老师经常批评我,同学们也嘲笑我,”听了小安的话,我心里一紧,小安由于不断受到否定的评价,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破罐子破摔。

找到症结后,我便对症下药。一次,在课堂练习时,我指着他的作业本说:“你看,这样乱糟糟的,多不好看啊!你想把字写好吗?”“老师,我想写好,但就是写不好!”我接着说道:“你没有去做,怎么知道呢?试试看,好吗?”他点了点头,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个字,虽然出了格,但比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我不失时机地说:“写得多好,如果能把字写小点是不是就更好看?”只见他一笔一划写得可认真了,等他把作业交上来时,我在他的本子上写了一个“优”,并且盖上了一朵鲜艳的“小红花”。

渐渐地小安也自信多了,字写得越来越好,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提高了,还贏得了学校绘画比赛的二等奖。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课间,王老师发现教室地面纸屑很多,便让劳动委员安排打扫,自己去另一个班上课了。劳动委员心想,等放学后再让值日生打扫吧。不料这时值周生来检查卫生,班级被扣分了。同学们纷纷责备劳动委员和值日生,他俩也为谁该负责争得面红耳赤。事后,劳动委员内疚不已,决定辞职。王老师知道后并没有马上处理,决定第二天以“扫地风波”为主题召开班会。

第二天上午,王老师找班干部谈话,分析得失,统一认识。下午,班会上劳动委员和值日生分别反省了自己的过错,其他班委成员、同学们也纷纷上台发言,承认以前没有很好配合,剖析各自存在的问题,表示不会让“扫地风波”重演。之后,王老师指出了劳动委员和值日生的不足,并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

班会后,王老师单独找劳动委员和值日生谈心,肯定了他们对班级所做的努力。劳动委员打消了“引咎辞职”的念头,表示要化内疚为动力,积极工作。同学们也增强了班级认同感。

此后,班级卫生一直保持良好,多次获得“卫生流动红旗”,其他各方面也很有起色。请回答31-31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王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庄严的科学殿堂其实是一座仅靠几根“虚空支柱”撑持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很像北岳恒山的那座悬空寺——离地五十余米,唯见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嵌于万仞峭壁之中。

全部科学体系仅仅依靠几条基本假设撑起,这些人为的假设定律你只能接受,必须承认,别问为什么,也完全无须和你讲明道理——“能量守恒原理”“物质不生不灭”“绝对零度不可达”“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相对论假设“光速不变”,量子论假设“能量不连续”——虽说科学的所有理论都经历过严格的验证,但唯独支撑全部科学的这些看似武断的基本假设与定律却全都没有经过任何论证。没有谁知道它们为什么会这样,也没有哪一位权威向你解释过其中的道理,在这些足可视为“天条”的基本假设面前,再桀骜不驯的科学家也得俯首听命,再惯于怀疑一切的科学家也会坚信不疑,都说“人生识字糊涂始”,其实科学理论才是真正的糊涂始,打从根本就没想让你知晓这些基本律则之所以然。然而令人折服的是,这些根本性假设却是那么的傲睨自若,安如磐石,经得起任何诘问一一纵然无须证实我对,但任何人休想将我“证伪”!

全部需要严格证实的科学体系却是靠着几条完全未经证明的假设来支撑——真乃普天之下最大的“悖论”!

然而令人击节叹赏的是,依靠“假设”支撑起来的这座神圣庄严,坚实无比的科学“悬空寺”竟是何等的宏伟壮观,前来朝拜的科学信徒又是多么的敬畏虔诚!

假说自有假说的威力!其中最有魅力的莫过于化学关于“原子”的假说。自古希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创立“原子论”假说以来,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结合“定比定律”“倍比定律”把“原子说”变成为一个科学概念。此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实验,人们精确地测出了每个元素的原子量,定出了每个原子的化合价,给出了每一元素的“原子序”,写出了各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式,搭出了立体的分子结构模型,排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甚至建立了庞大的化学工业,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定量生产出了数不胜数的化学制品,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又有谁见过原子,证实过原子的存在呢?完全没有!无怪乎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川秀树在其《基本粒子》一书中承认:关于原子的概念仍旧是一种“假说”!当我们习以为常地享受各种琳琅满目的化学制品的时候,又有谁会去想,独自支撑整座化学殿堂的最主要的支柱,长达两千多年来竟然只是一种虚之又虚,未经证实的“原子假说”!值得庆幸的是,只是在近几十年人们通过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总算看到了原子的直观图像。

科学从源头上就已成功地驾驭了“真”“假”相反相成的依存关系,不仅删繁就简地设立一些假想的、现实并不存在的理想状态(质点、点电荷、点、线、面),还通过精深的悟性确立一些假设定律来作为科学殿堂的支撑。

(摘编自詹克明《参悟“科学”》)

(1)以“悬空寺”作比,是为了表明科学体系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以“原子假说”衍生出完整的化学科学大厦为例,证明的观点是什么?文中反复提及假说的“威力”,这样的“威力”源自哪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

过草地时,饥寒交迫,一位红军战士实在挺不住了,将他的战友叫到身边,以微弱的声音说:“我不行了,你们继续前行,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材料2:

一位老革命家晚年时,曾有人问他,参加长征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不假思索,操着浓重的乡音回答:

“跟着走!”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请回答33-33题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1.【答案】D

【解析】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体现了差异性;暂时落后和永远落后体现了阶段性、不平衡性;没有体现的是顺序性。故选D。


2.【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老师拿着一把大关刀要求学生做出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说明老师对于评价标准的单一化。故选B。


4-200103145042L6.jpg

添加王老师微信@lwgksx003(老吴公考山西首字母)

回复“年份+教资”领取完整答案解析


猜您喜欢:

历年真题相关栏目
教师招聘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领资料
Copyright © 2019-2020 山西鸿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老吴公考山西总校:山西太原小店区坞城路52号学府壹号
公职考试学习顾问:15313112710(微电同号)
晋ICP备1901310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736号